成都地铁广告牌从概念到落地,需经历需求分析、设计深化、审批报备、生产制作、安装调试及验收维护六大环节。这一流程不仅涉及多部门协作,还需严格遵守地铁运营的安全规范。
流程的起点是明确广告牌的核心诉求。品牌方需与成都地铁运营公司沟通,确定投放位置、尺寸规格及展示形式。例如,站台层的十二封灯箱(3米×1.5米)适合品牌曝光,而通道内的动态LED屏则更适合视频广告。此外,还需考虑乘客动线,确保广告牌位于视线平行区域,避免被柱子或扶梯遮挡。
设计阶段需兼顾视觉效果与工程可行性。设计师需使用CAD软件绘制施工图,标注材料规格、电路布局及安装细节。例如,成都地铁广告牌的字体高度不得低于30厘米,以确保乘客在快速移动中仍能清晰识别。同时,设计稿需通过地铁方的安全审核,避免尖锐边角或突出结构引发安全隐患。
设计方案需提交至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及市政管理部门审批。重点审核内容包括:结构安全性(如抗风压能力)、电气合规性(如漏电保护装置)以及视觉效果(如是否与地铁整体风格协调)。例如,涉及LED屏的广告牌需提供光污染测试报告,确保夜间亮度不超标。
生产环节需严格按图施工。金属框架采用激光切割,确保尺寸精度;亚克力面板通过数控雕刻机塑形,边缘需火焰抛光以消除毛刺。电路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,便于后期维护。例如,成都地铁广告牌的LED灯带需通过48小时老化测试,确保无死灯现象。
安装团队需持证上岗,遵守高空作业规范。灯箱固定采用膨胀螺栓,深度不小于10厘米;线路铺设需穿金属管保护,避免老鼠啃噬。安装后需进行通电测试,检查灯光同步性及画面平整度。例如,成都地铁要求广告牌表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2毫米,否则需返工调整。
验收环节由地铁方、品牌方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同参与,重点检查结构稳定性、电气安全及显示效果。通过后,广告牌进入维护周期,包括每月一次的清洁检查和季度性的深度保养。例如,成都地铁部分线路引入智能监控系统,实时监测广告牌的温度、湿度及振动数据,提前预警潜在故障。